首页 / 体育 / 星辉基金会-多部委联合推动下的银发经济制度创新实践

星辉基金会-多部委联合推动下的银发经济制度创新实践

2025年8月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财政部、民政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委,正式发布《关于促进银发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提出设立总额2万亿元人民币的“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基金”,旨在加快培育壮大银发经济,激发老年人力资源活力,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,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。

然而,如此庞大的政策资金如何精准投放?如何确保“不空转、不沉淀、不跑偏”?如何实现“政策—产业—民生”的高效转化?这正是中国医健银发经济星辉基金会(以下简称“星辉基金会”)应运而生的核心使命。

作为由“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策略联盟”(简称“中国医健”)牵头,国务院发改委、财政部、人社部、民政部、卫健委等多部委联合推动,并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(金管局)全程监管下依法设立的国家级公益组织,星辉基金会不仅是政策红利的“承接者”,更是银发经济战略的“执行平台”、产业发展的“催化引擎”、社会资源的“整合枢纽”

本文将从政策背景、组织架构、核心使命、运行机制、产业赋能与未来展望六大维度,系统解析星辉基金会的战略定位与时代价值。

一、政策背景:银发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

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截至2024年底,全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.97亿,占总人口的21.1%;预计到2035年,这一数字将突破4亿,进入“超老龄社会”。与此同时,老年人口结构呈现“高龄化、空巢化、失能化”趋势,养老服务、医疗保障、社会参与等多重压力叠加,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。

在此背景下,党中央、国务院将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”上升为国家战略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“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”,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“加快培育壮大银发经济,推动高质量发展”。2025年8月,人社部联合多部委发布《关于促进银发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到2030年,银发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0%以上,带动新增就业岗位超500万个,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。

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政策举措,便是设立总额2万亿元的“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基金”,重点支持四大方向:

1. 头部平台企业培育工程:支持智慧养老、远程医疗、康复辅具等领域的龙头企业;

2.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:推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在老年健康领域的应用;

3. 区域性示范园区建设: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等重点区域布局国家级银发经济产业园;

4. 适老化改造与公共服务提升:支持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、无障碍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。

然而,如此庞大的资金若缺乏专业机构运作,极易出现“资金沉淀、项目空转、监管缺位”等问题。因此,必须有一个权威、专业、透明的执行主体,将政策红利精准转化为发展动能。这正是星辉基金会应运而生的历史契机。

二、组织架构:多部委联合、政企协同的国家级平台

星辉基金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慈善组织,而是一个由政府引导、企业牵头、社会参与、专业运作的新型公益平台。其组织架构体现了“顶层设计+市场机制+社会协同”的创新模式。

(一)发起单位:中国医健牵头,整合行业资源

基金会由“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策略联盟”(中国医健)作为主要发起单位。该联盟由国内顶尖医疗机构、科研院所、龙头企业及行业协会共同组建,具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与产业协同基础。中国医健不仅是政策的响应者,更是落地的推动者,其在智慧养老、远程医疗、康复辅具等领域的深厚积累,为基金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。

(二)指导单位:多部委联合,强化政策协同

基金会接受国务院发改委、财政部、人社部、民政部、卫健委等多部委的联合指导,确保项目方向与国家战略高度一致。例如:

发改委负责宏观规划与重大项目审批;

财政部负责专项资金拨付与绩效评估;

人社部负责就业带动、人才开发;

民政部负责养老服务、基层建设;

卫健委负责医疗健康、疫情防控。

这种“部际协同”机制,打破了部门壁垒,实现了政策资源的高效整合。

(三)监管单位:金管局全程监管,确保资金安全

为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与透明度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(金管局)对基金会实行全流程、穿透式监管。具体措施包括:

建立专项资金账户,实行“专户管理、专款专用”;

每季度发布《资金使用审计报告》,接受社会监督;

对重大项目实行“立项—执行—评估”闭环管理;

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,对项目绩效进行独立评审。

金管局的介入,极大提升了基金会的公信力,也为社会资本参与提供了信心保障。

三、核心使命:三大任务驱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

星辉基金会的使命,不仅是“花钱”,更是“用钱创造价值”。其核心任务可概括为三大方面:

1. 政策落地任务: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

政策再好,若不能落地,便是“空中楼阁”。星辉基金会的核心职责,是将国家专项补贴资金精准投向最需要的地方。

基层医疗设备援建:针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机构设备短缺问题,基金会启动“健康扶贫设备援助计划”,已为全国3000余家乡镇卫生院配备B超、心电图机、便携式血氧仪等基础设备,惠及群众超500万人次。 

养老机构服务升级:支持1000家养老服务机构采购康复训练器、护理床、远程监测系统,提升“医养结合”服务能力。 

适老化改造工程:在50个试点城市推进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,累计完成10万户家庭改造,安装防滑垫、扶手、感应灯等安全设施。

这些项目,真正实现了“政策到基层、服务到家庭、温暖到个人”。

2. 产业赋能任务:培育银发经济新动能

星辉基金会不仅是“输血者”,更是“造血者”。它通过设立“银发产业创新专项基金”,支持企业研发、技术转化、品牌孵化,推动银发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。

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创新:投入50亿元,支持CT机、核磁共振、手术机器人等高端设备的国产化研发,打破国外垄断。

孵化智慧养老平台:资助智慧养老APP开发,推动AI健康助手、远程问诊、智能预警等技术应用。

打造区域产业集群:在长三角、成渝地区建设“银发经济产业园”,集聚研发、生产、服务、培训于一体,形成完整产业链。

截至目前,基金会已支持127个重点项目,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800亿元,撬动效应显著。

3. 民生保障任务:构建“老有所为”的激励生态

星辉基金会深知,银发经济的本质,是“人”的经济。因此,它不仅关注“硬件投入”,更注重“人的价值”。

为此,基金会推出“星辉值”公益积分体系,将老年人参与健康服务、社区治理、知识传承等行为量化为“星辉值”,并可兑换医疗报销、康养疗养、养老保障金等权益。

这一机制,让老年人从“被服务者”转变为“贡献者”,真正实现“老有所为、老有所尊”。

四、运行机制:透明、高效、可持续的公益生态

为确保基金会高效运转,其建立了“项目制管理+数字化平台+社会监督”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。

(一)项目制管理:目标明确、责任到人

基金会将政策目标分解为具体项目,实行“项目经理负责制”。每个项目均设立明确的KPI,如:

设备采购项目:完成率、覆盖率、使用率;

人才培养项目:培训人数、就业转化率;

科技创新项目:专利数量、成果转化率。

项目执行情况每月通报,每季度评估,确保“干一件、成一件”。

(二)数字化平台:全流程可视化管理

基金会开发“星辉公益云平台”,实现项目申报、资金拨付、进度跟踪、绩效评估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。公众可通过平台查询:

资金流向; 

项目进展;

受益人群;

审计报告。

平台还设有“星辉值”积分系统,用户可实时查看个人贡献与权益。

(三)社会监督:多方参与、公开透明

基金会设立“公众监督委员会”,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媒体记者、老年代表参与监督。每年举办“星辉公益开放日”,邀请公众实地考察项目成效。

此外,基金会承诺:所有项目信息100%公开,所有资金使用接受社会质询,真正实现“阳光运行”。

五、未来展望:打造全球银发经济的“中国样板”

展望未来,星辉基金会将围绕“国际化、智能化、可持续化”三大方向持续发力:

1. 推动国际康养合作:与日本、瑞士、新加坡等国建立康养基地合作,为高阶会员提供全球旅居服务;

2. 深化数字适老创新:推动AI、元宇宙、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在老年健康领域的应用;

3. 探索代际共富模式:通过“育儿补贴”“教育基金”等设计,实现“一人参与,三代受益”。

到2030年,星辉基金会力争实现:

覆盖老年人群超1亿人次; 

带动新增就业岗位500万个; 

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银发经济领军企业;

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中国模式”。

结语

星辉基金会,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

它的光芒,将照亮亿万银龄的晚年之路,

也将点燃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。

在这里,我们看到的,不仅是老有所养,

更是——

制度创新、产业跃升、社会共治的中国智慧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邮箱1719530292@qq.com,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caijing.daobao.cc/archives/8943.html

开钫作者
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