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财经 / 老人游记中的人生回望 ——读《渣石集》有感

老人游记中的人生回望 ——读《渣石集》有感

《渣石集》是一部以游记为主线的散文集,作者以七十岁诞辰为契机,通过“草诞抒怀”代序回顾人生坎坷,而后以六章游记——越南行、旅台游记、版纳初游、厦门行、浅识珠海、海南岛记——串联起对自然风光、人文历史及社会变迁的细腻观察与深沉感悟。作品以骈散结合的文风,融合诗词与叙事,展现了一位历经风雨的老人对生命、家国与自然的独特体悟。

代序“草诞抒怀”以自传式笔触开篇,作者从贫苦童年、动乱学龄,到务农、从教、再入仕途的经历娓娓道来,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命运无常的喟叹与对自我的坚持。七十寿宴在巴国城的热闹场景,与其早年艰辛形成鲜明对比,既是人生起伏的缩影,也为后续游记奠定了情感基调。诗作《七十抒怀》以律诗形式抒发感慨,语言凝练,情感真挚,展现了作者晚年豁达却不失反思的心境。

游记部分是全书主体,六章各具特色,地域跨度从越南下龙湾到日月潭,再到云南版纳、厦门土楼、珠海渔女及海南琼峡,涵盖了自然奇观与人文遗迹。作者以“走马观花”的方式记述旅途见闻,却不流于表面。如《越南行》中,友谊关的战火遗痕与胡志明陋室的高洁形成对比,既赞颂伟人品德,又反思战争代价;《旅台游记》中的台北101与野柳奇岩,既展现现代繁华与自然鬼斧,也暗含对两岸关系的微妙感慨;《版纳初游》以傣族风情与友人相聚为亮点,流露出避寒寻暖的闲适与亲情温暖;《厦门行》的二宜土楼则通过建筑细节探讨客家文化与人性共存的智慧;《浅识珠海》以渔女与港珠澳大桥为象征,歌颂改革开放的成就;《海南岛记》虽未完整呈现,但“过琼峡有感”已透露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。每章末的诗作,如《下龙湾》的“瑶池复水漓江岸”,既是对景物的艺术再现,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升华。

《渣石集》的语言风格独树一帜。作者仿效鲁迅的犀利、张岱的精练,兼学骈文与律诗,文风古雅却不失生动。如“暖阳临窗煦,甜风吻脸香”描绘越南风光,意境清新;“危楼帘卷南天雨,王女魂惊北岸风”咏叹家国,既有意象美感,又有历史沉思。

作品的主题丰富而深刻,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回溯,也有对家国兴衰的关怀。作者以“渣石”为题,谦称文字粗粝,实则暗喻人生如石,历经磨砺方显价值。

总的来说,《渣石集》是一部情真意切的晚年之作。作者以游记为载体,抒发了对自然之美、人文之韵及人生之味的感悟,字面下的家国情怀与生命哲思尤为动人。对于喜爱古典文学与旅行随笔的读者,这本书如一块未经雕琢的“渣石”,虽不完美,却自有其朴拙之美与深沉之力。

本书作者于凤山,笔名他山石。男,1954年11月生人。林甸县公务员退休,文学、诗词爱好者。林甸县诗词学会会员、大庆市诗词学会会员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。几年来创作诗词、散文近千篇(首),发表在《泉城诗韵》,有部分作品在《大美龙江》、《大庆诗词》发表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邮箱1719530292@qq.com,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caijing.daobao.cc/archives/7122.html

admin2作者
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